廟宇簡介
廟宇名稱 : 青埔青昇宮
廟宇別稱 : 青埔王公 青昇宮
主祀神祇 : 青埔王公
宗教類型 : 道教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中壢市青昇宮又稱為是青埔王公廟,供奉的主神是青埔王公。相傳據說有一次颱風,老街溪溪水暴漲,順流而下一尊神像,於是當地民眾便在此地建廟供奉神像,也就是現在的青埔王公廟,附近民眾都以青昇宮相稱,該廟同時也是社區民眾的信仰中心及聚會地點。
廟宇介紹
青埔向稱沃野,夾新街、老街兩溪間,阡陌縱橫,炊煙相望,里仁為美,民風淳樸。民國七十三年仲夏,縣長徐鴻志先生親臨本里,踏勘水患防治工作,指示撥款整治河堤以護民產,來年仲春工程完竣。其間有里民於勘察進行中,發見竹林欉內有神像乙尊,腳踏雙獅,坐姿英挺,神威凜然,即以三顆大石為祠,安奉於堤岸茂樹下。時在民國七十四年歲次乙丑農曆四月初七,王公開基紀念日是也。
此地前臨大河,有活水乙潭,遠揖青山,形勢稱勝焉;善男信女有禱輒應,遠近朝拜者絡繹道途,燈火燭天,香煙裊繞。鄉紳等乃籌設管理委員會,糾集鄰里信民,日夜輪值,風雨同心,服務守護;王公威靈顯赫,醵金者眾,於是有建廟之議。經南北參觀訪問,並禮請傳統建築名家李重耀建築師規劃設計,地理師何文章堪輿立向,坐壬山兼子二十八宿吉度分金;於民國七十六年丁卯農曆十月初十日卯時動土興工,正殿完成後,於七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卯時,迎請神尊登龕安座。前殿工程續於八十三年落成,謹涓吉日於民國八十四年乙亥十月廿三至廿八日啟建五朝祈安福醮,復於八十八年已卯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啟建五朝圓醮科儀,人神同慶,功果圓週。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四月初七,王公開基後,信眾潮湧。鄰近居民呂啟祥、王仁和、呂新安、劉邦榜、呂忠等、林阿維、林永昌等七人,主動會商相關服務管理事務,歷時近月,亟感人手不足,仍請里長呂乾招先生召集里民,於五月十一日(七十四年六月廿八日)成立信徒代表大會,七月廿七日(七十四年九月十一日)選出委員。
王公威靈顯赫,香火日盛,為妥善管理運用信眾捐款,作為長遠規畫之計,委員會決定建廟崇祀,九月廿三日(七十四年十一月四日)決定以「青昇宮」為廟號,並改「青埔王公管理委員會」為「青昇宮籌建委員會」,展開建廟相關事務,人事組織仍延續如前。
建廟工作展開後,前後殿,相繼剛成,為辦理寺廟登記,委員會正式登記為「青昇宮管理委員會」並由信徒代表投票,選出委員成立,經桃園縣政府於八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以(三府民禮字第二四○○五四四)號函登記在案,成為正式組織。
參拜流程 :
主祀青埔王公 > 副祀由左至底再右至底 > 主爐 > 天神爐
交通資訊 :
開車
接國道2號東往西 >> 下大竹青埔交流道靠左 >> 台31線南青路(高鐵橋下) >> 左轉青昇路 >> 過領航南路四段後左轉青溪路二段,目的地即在左手邊。
中壢方向往中園路行啟 >> 至國道一號口靠左走橋下左轉中園路二段往大江購物中心方向 >>直行至中興路左轉青溪路二段,目的地即在左手邊。撘高鐵出高鐵大廳後接高鐵北路一段左轉往高鐵北路二段方向 >> 右轉青昇路 >> 左轉青溪路二段,目的地即在左手邊。
撘高鐵
出高鐵大廳後接高鐵北路一段左轉往高鐵北路二段方向 >> 右轉青昇路 >> 左轉青溪路二段,目的地即在左手邊。
註:部份圖片及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通知我們 處理,謝謝。
(*請務必告知廟宇名稱及留下您的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