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廟宇名稱 : 台中市保安宮
廟宇別稱 : 保安宮
主祀神祇 : 三府千歲
宗教類型 : 道教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唐代貞觀年間,聖上微服出巡遇險,三十六好漢捨身救駕,太宗感念其忠,賜封「進士」並與之結為金蘭,俟策封為「王爺」。其後於奉旨巡行天下時不幸於海上遇難,罹難之時海呈異象,咸認三十六進士均已戎神,御令建廟供奉其神位,是為王爺神祀之始。
廟宇介紹
台中市保安宮供奉朱、李、池三府王爺,係來自水裡港福順宮,而福順宮之三府王爺則來自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城南門外京仔社。
明朝天啟三年,福建漳州商人呂順道運商品及墾殖移民來台,奉請當地福順宮朱大王爺神像隨船佑保人貨安全。移民中有張、陳二人復請該廟李二王爺及池三王爺神像同船共渡。
癸亥年伓春登陸於現大肚溪口之土角堀港,俟將三尊王爺神像安奉於水裡港芋仔園北極大帝之神廟內。清朝康熙十年春,信眾將三府王爺遷奉於水裡港福順宮現址。
清末,水裡港某商賈前來山仔腳(現南屯區文山里)販貨,並請福順宮池府王爺神像同行以佑行旅安全。商賈抵達後,寄居於本莊陳梏先生孛,池府王爺神像亦予敺奉。
時莊民對王爺神威夙極敬伖,有病求治有事求解靈驗非常,民眾信奉益篤,遂議請水裡港商賈將王爺留莊奉祀。俟由何瑞先生恭圕朱大王爺神像,與陳本先生恭圕之李二王爺神像合祀,是為三府王爺。
眾善信感念王爺神恩浩蕩,理應建廟享祀,亦免長久寄居民孛,乃於民國六十年(歲次辛亥)由地方熱弖人士倡議建廟,首由台中市殷商林炳信先生為報王爺治癒其兄久年痼疾之恩,購獻本宮現址基地二百餘坪,續由眾善信踴躍捐獻經費,於同年冬月動工,翌年(民國六十一年歲次壬子)冬月落成,名曰「保安宮」,以褒三府王爺保境安民之神恩。
參拜流程 :
天宮爐→王爺爐→神農大帝→關聖帝君→虎爺→五爺旗
建築特色 :
屋頂剪黏龍飛鳳舞、美侖美奐。 殿內彩繪輝煌奪目、莊嚴萬分。
註:部份圖片及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通知我們 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