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祠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新莊文昌祠
• 主祀神祇: 文昌帝君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新莊文昌祠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為一間主奉文昌帝君的廟宇,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文昌祠最初於1813年建在新莊慈祐宮右側,《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1875年遷建於現址。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02)29987556
地圖位置

新北市新莊區文德里15鄰碧江街20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新莊本無文昌廟,後來艋舺縣丞曹汝霖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倡修慈祐宮,因為完工後還有餘款,遂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祠,供奉原配祀在慈祐宮內的文昌帝君神像。後因原祠面積過小,光緒元年(1875年)艋舺縣丞傅端銓及士紳陳式璋等鳩資,將文昌祠遷建到現址,並在文昌祠左側護龍設兼作義塾之用的「崇文閣」。

到了臺灣日治時期之初,總督府於明治卅一年(1898年)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借用文昌祠作為校舍,後來該校在該年公學校令發布後改為「興直堡公學校」,是現在新莊國小的前身。但文昌祠的崇文閣依然持續辦理漢文補習教育,直到皇民化運動時期才被停辦。

興直堡公學校遷出文昌祠後,新庄區區長林明德曾在大正三、四年(1914、1915年)左右重修。皇民化運動時期,除了漢文教育遭到禁止以外,文昌祠的香火也因為神道教的推行而衰弱,早晚的燒香點火與維護,皆由旁邊的品珍號食品行負責。

二次大戰後,新莊的臺北縣參議員林世南為了辦理文昌祠的所有權財產登記,在民國卅五年(1946年)6月23日於慈祐宮召開信徒大會,在123名信徒代表參與下,選出林世南、陳塗(鎮民代表會主席)與鄧蘇松(鎮民代表)為新任管理人,並在同年7月29日呈報此結果。民國卅七年(1948年)文昌祠舉辦大型祭孔儀式,參與者約有2000多人,使得文昌祠的香火一度復甦。但隔年(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文昌祠遭政府單位進駐直到民國五十年代(1960年代)。後來新莊鎮公所又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在文昌祠內成立「明德托兒所」,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8月才遷出並改稱「文昌托兒所」。而在托兒所時期,文昌祠在民國六十年到六十四年(1971年-1975年)曾打算重修,但因為經費問題,只新建照牆和山門、翻修屋頂、塑完前殿山牆內側泥塑壁飾的粗胚,並將外埕地面全鋪上水泥。

《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後(1982年),新莊文昌祠第一屆管理委員會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成立,由簡天賜擔任第一屆主委。而歷經文昌祠公告為古蹟與托兒所遷出後,文昌祠在民國八十年(1991年)恢復祭祀功能,並於兩年後(1993年)的2月23日重新舉辦三獻禮祭典。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文昌祠再次重修,並將東側廂房改成兩層樓之文物館。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竣工後,文昌祠移交給管理委員會,而後管理委員會又增建祿馬室,添增神龕等設施直到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並在該年1月26日舉辦連續三天的恭行重修慶成安座大法會。

祀神與活動

文昌帝君
新莊文昌祠奉祀有文昌帝君(兩旁供奉天聾、地啞)、魁斗星君、瘟祖、祿馬神、太歲星君等神祇。

文昌祠主要的祭祀活動是文昌帝君聖誕,此外尚會配合教育部舉辦的全國性考試訂定相關祭典、法會。而新莊地區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大拜拜,幾乎各宮廟之神明都會參與遶境,唯獨文昌祠不會參與,此傳統或與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有關。

文昌帝君聖誕
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初三、初四舉行「文昌帝君聖誕禮鬥法會」,會由道士誦經為文昌帝君祝壽,此外信眾會帶供品安置於祭壇上。信眾亦可報名參加禮鬥法會,而禮斗又分為文昌帝君斗、魁星斗、功名斗,另外報名者可領取文昌帝君的壽麵與壽桃。

此外在聖誕當日會參考清朝官祀規制進行三獻禮,此日亦是文昌祠的春祭。而秋季則是農曆七月七日魁斗星君誕辰,但因非文昌祠主神且未列入官祀,所以不會舉辦三獻禮,也只在當日舉辦聖誕法會。

而在文昌帝君聖誕晚上,則會進行延壽斗科法會,源自舊時迎請文昌帝君遶境驅除瘟疫的舊俗。而在進行時會由儀仗隊、鑼鼓隊與道士誦經團開道,信眾提著文昌祠燈籠通過烘爐火與七星橋後,依序前往新莊土地公廟、廣福宮、慈祐宮、武聖廟,再返回文昌祠,全程參與者可拿到智慧筆、智慧糖、智慧糕。

功名燈祈福消災法會
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一開始接受次一年的功名燈申報,廟方會將申報者資料安置在功名燈殿各個燈座上,並於大年初一到初三舉行法會,而大年初一還會舉行點燈儀式,之後每個月會舉辦一次法會,而如果該月有神明聖誕或聯考功名祈福法會則會合併舉行。農曆十二月則會舉行「功名燈謝燈圓滿法會」,法會後會開始清理燈座為來年做準備。

聯考功名祈福法會
配合像是大學學測、大學指考、四技二專統測等全國性考試舉辦,會在考試前一天舉行,分為三場。參加者需要帶蔥(象徵「聰明」)、芹菜(象徵「勤快、勤學」)、菜頭(象徵「好彩頭」)與圓形水果前來祭拜,親自讓法師進行「祭解」(制解)。考生返家後須將參加祭解的衣物放在枕頭下,並將領到的功名米與家中的米混合後煮來吃,祭拜用的蔥、芹菜、菜頭也要吃下。此外還要在返家後與考試當天早上喝三口符水,剩下的符水則用來擦臉、胸、手腳,之後穿著祭解過的衣物、帶著祭解過的文具應試。
參拜流程
1.天公爐2.文昌帝君3.魁斗星君4.歷付聖賮 5.瘟祖殿6.凾名燈殿7.祿馬殿 8.太歲殿
建築特色
新莊文昌祠古蹟主體是三開間二進二廊式的建築,三川殿前方建有照牆,信徒要進出得走旁邊的山門。據說這是當時建祠時為激勵新莊士子奮發向上,故仿照孔廟建築格式,要等到新莊地區出狀元之後才將照牆打掉改做正門,讓狀元從正門進入祭拜。但新莊地區最終只有出過舉人,故文昌祠的照牆保留至今。進入三川殿,過了兩側走廊與內埕,便是正殿。在文昌祠正殿中,中央供奉文昌帝君,左廳供奉魁斗星君,右廳供奉歷代聖賢牌位。

文昌祠東廂為兩層樓的文物館,一樓有太歲殿、祿馬殿、功名燈殿、瘟祖殿,二樓為文物保存展示處,平日很少開放,地下室則是社區才藝研習場所。

祠中文物除了神像,舊供桌外,主要有古匾「著儀範世」與「天下文明」,但「天下文明」匾已失竊,現懸掛者為仿作,「著儀範世」匾也被廟方收起另外保存,改掛複製品[1]:98。此外在三川門外有一敬字亭,但因為常被信眾誤以為是金爐而被廟方用磚頭塞住亭口[1]:100、101。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