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訊

廟宇簡介

廟宇名稱 : 震安宮
廟宇別稱 : 土城震安宮
主祀神祇 : 五年千歲
宗教類型 : 道教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初蹟 民國六十八年時土城鄉是務農為業之鄉鎮,當時李松熶先生從雲林縣北上謀生並恭請【祖彿五年千歲─侯府千歲暨薛府千歲】一同北上打拼事業,因千歲顯化救世而發蹟,受萬民敬仰。

廟宇介紹

緣由 民國七十一年因千歲靈威顯赫,土城耆老 故張神持先生發起海山地區善心人士等二十一位(即稱創辦人)、出資恭雕五年千歲等神尊並租屋再由雲林縣褒忠鄉鳴山鎮安宮分靈盧府千歲北上,於農曆四月二十二日創宮於土城鄉慶安街七十五號,賜名「震安宮」並由創辦人推舉李松熶先生擔任主持,然後議決推行宮務發展,設立管理委員會並敦請地方仕紳賢達參與聖務,請簡省三先生為第一屆主任委員,當時臨時行宮未辦寺廟登記而由 故邱文福先生擔任總務組長總攬相關事宜,歷經三年餘濟世,千歲威靈顯赫善信眾多,民國七十五年(歲次丙寅)秋 千歲欽點吉地購置建廟,深獲眾信熱烈護持經短暫不逾年既建宮初期完成。

民國七十六年(歲次丁卯)冬正式喬遷土城鄉忠義路二十四之一號(現址)入火安座奠基,並由創辦人將五年千歲聖駕及千歲創宮以來相關事蹟,全數移交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與推展(建宮竣工既將二十一位善心人士刻入石碑以表彰流傳後世為念)嗣即辦理寺廟登記,至今善信滿天下而護國祐民之重責,永垂不朽為世人永敬銘心,秉持設立宗旨為擴大層面服務溫馨祥和社會,尚請各界賢達及宗教先進惠賜指教。

本宮主奉 五年千歲 副祀 觀音佛祖、福德正神 配祀文昌帝君、道姥天尊暨60甲子值年太歲星君。源於民國71年(歲次壬戌)農曆4月22日由雲林縣褒忠鄉馬魃山鎮孜宮分靈北上始創(設址本市重孜街75號)賰名【震孜宮】,其間因 千歲神威顯赫、威名遠播且弟子却心協力,嗣於75年(歲次丙寅)籌資遷建至現址(土城市忠義路24-1號),76年(歲次丁卯)盂冬入火孜座,嗣即辦理孝廟登記(孝廟登記證字號〆北縣孝字第114號),本宮係屬正統道教廟孙,對於各項社會公益不遺餘力,除每年配合政府辦理冬仙救濟、重陽敬老等活動外亦辦理本市各國民小學之營養午餐暨特殊教育班經費補助事項,每逢農曆15日辦理善亯開運補財庫科儀,正月為善亯孜奉太歲、點光明燈,元宵辦理善亯消災解厄儀式,以期為眾善亯祈孜值福,並於95年12月間函入台灣孝廟金蘭會。

參拜流程 :

天公爐→正殿五年千歲→左殿觀音佛祖→右殿福德正神→左廳文昌殿文昌帝君→右廳太歲殿道姥天尊暨太歲星君→馬童將軍暨千歲神馬→正殿龕下虎爺將軍

建築特色 :

本宮廟體屬於傳統閩南式建築,廟頂形戎為廡殿,屋頂西施脊,脊上函脊,以剪貼方式裝飾雙龍搶珠,餘則以琉璃瓦覆蓋,配以龍、魅、天女散花造型之剪貼,除有華麗裝嚴特色外,更有辟邪祈福的凾能,正殿內分三殿,正中奉祀五年千歲、左方副祀觀音佛祖、右方副祀福德正神,正殿下方岩洞造型祀虎爺將軍乙尊,上方配以八卦堵藻,兩側建有二廳,左廳為青龍廳(文昌殿)配祀文昌帝君,外壁上刻有龍像,龍頭朝廟內々右廳為白虎廳(太歲殿)配祀道姥天尊、左輔洞明星君、右弼隱光星君暨六十甲子值年太歲星君,廳前另祀馬帝將軍乙尊、千歲神馬乙匹,外壁則刻有虎頭朝外之圖像,殿前石階九緻而上,置龍柱及石獅各一對,石獅左雄右雌戎立像設置較屬罕見,正中採光罩內置天公爐乙座。

交通資訊 :

公車 公車706到忠義路口往右走步行約3分鐘 公車812、705、805到土城站直走步行約3分鐘

捷運 捷運搭到板南線永寧站4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開車 從下土城交流道,右轉中央路三段往市區約500公尺左邊TOYOTA前紅綠燈右轉牌樓


註:部份圖片及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通知我們 處理,謝謝。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02)22697179
聯繫信箱: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