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廟宇名稱 : 財團法人台北市行天宮三峽分宮<行修宮>
廟宇別稱 : 行天宮 三峽行天宮
主祀神祇 : 關聖帝君
宗教類型 : 道教
組織方式 : 董事會制
行修宮,又稱白雞行修宮、行天宮三峽分宮,即臺北行天宮的分廟。位在新北市三峽區嘉添里白雞路155號,主奉關聖帝君(又稱山西夫子)、從神關平太子、周倉將軍。供奉神祇以關聖帝君在世時的結拜兄弟和家族、君臣為主,與行天宮祭拜的五聖恩主很大的不同。此宮與北投行天宮一樣,都有登山步道供信眾健走;在整體廟宇的建築上與臺北行天宮一模一樣,只有少數雕刻不同。但本廟廟名並非行天宮,而是行修宮。本廟創建艱辛,為玄空師父獨資,並未募集檀越香火錢籌建。
廟宇介紹
1943年5月,空真子師父(郭得進居士)及師兄弟,敬奉由覺修宮分靈而來五恩主,於台北市永樂町(今迪化街)一處民宅三樓設立「行天堂」,以關聖帝君為首。當年,黃玄空師父(本名黃欉,法號「玄空」,1911年-1970年;行天宮方面敬稱其為「玄空師父」)得三兄黃新火居士引介,遂與「行天堂」關聖帝君結緣。
1945年,三峽「白雞」「海山」二坑煤礦附近瘧疾肆虐,居住於臺北縣樹林(今新北市樹林區)的基隆煤礦業主黃欉(法號玄空)黃欉向其素來敬仰的行天堂壇主「空真子」(俗名郭得進,人稱郭空真)請益,郭空真請了行天堂關帝君像,讓黃迎回膜拜。黃於煤礦會社辦公室闢室創「行修堂」(所在地為目前行修宮的明德堂),鄉里皆來參拜,竟然瘟疫去除,從此關帝君名震本地。
1962年三峽行修宮興建
1965年12月6日三峽行修宮落成,並舉行慶成典禮
1970年12月18日行天宮三宮建設人第二住持玄空師父(黃欉居士)過世。
交通資訊 :
從台北車站鄭州路出口
搭812路公車經板橋、土城至三峽站(大勇路)下,再轉搭 台北客運三峽-白雞線 (778號公車),在終點站白雞站下車即達
從山佳車站出
搭藍19、702、703路公車、首都客運三峽-圓環至三峽站(大勇路)下,再轉搭 台北客運三峽-白雞線 (778號公車),在終點站白雞站下車即達
從鶯歌車站出
搭桃園客運於三峽文化路站下,再步行至大勇路或於鶯歌文化路中鶯站搭702、藍19至三峽站(大勇路)下,再轉搭台北客運三峽-白雞線 (778號公車),在終點站白雞站下車即達
捷運
捷運板南線至永寧站
搭公車藍43、275、703副、705、706到三峽站(大勇路)下,再轉搭 台北客運三峽-白雞線 (778號公車),在終點站白雞站下車即達
捷運中和新蘆線至景安站
搭台北客運908往三峽,到三峽站(大勇路)下,再轉搭 台北客運三峽-白雞線 (778號公車),在終點站白雞站下車即達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北二高 三鶯交流道(三峽出口) → 復興路 → 三峽大橋→ 中正路 → 正義街 → 白雞路到底即達
新店安康路往三峽方向 安坑路 → 成福路 → 溪東路 → 橫溪路→ 介壽路往大溪方向 → 中正路 → 正義街 →白雞路到底即達
註:部份圖片及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通知我們 處理,謝謝。
(*請務必告知廟宇名稱及留下您的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