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港尾天后宮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下營茅港尾堡天后宮 下營茅港尾天后宮 天后宮
• 主祀神祇: 天上聖母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 官方網站: http://maogangwei.weebly.com/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maogangwei/
茅港尾與茅港尾天后宮創建沿革一、茅港尾  茅港尾位於下營區內。從現今所發現的考古遺址來看茅港尾周邊早就有人群的蹤跡;「茅港尾」、「開化」、「右武衛」、「橋南」、「西寮」、「菜園港」、「老師園」、「下營大港」、「南廍」等遺址。其中西寮遺址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遺址;民國58年所發現的大型巴圖形石器最為特別。在荷蘭時期與明鄭時期之間所撰的《梅氏日記》中記載著位於麻豆與哆囉嘓之間有條「茅港尾(Omkamboy)溪」,可知應開始有零星開墾。

從地名及史料來看,可知茅港尾直到清代都原住民的活動,如「社內」、「麻豆寮」等地都是當時原住民居住之地。〈鄭氏台灣軍備圖〉中記為「梅港尾」,為鄭氏北路屯田政策的第一處,也因天然海汊地理之便,吸引更多入墾之民。

清康熙23年(1684)設茅港尾堡,茅港尾逐漸成為整個堡內之行政中心。清康熙末年以來形成街市,帶來茅港尾的全盛時期。清代方志《諸羅縣志》中描寫「茅港尾街;在橋南,邑至府一路市鎮,此為最大」、「倒風之水分三港…南為茅港尾港(海汊,往郡大路,商船到此載五榖、糖、菁貨物。港水入至二太爺庄止)…」,皆凸顯當時茅港尾之繁盛,並有大量公共建設,設軍事塘汛、倉廒、公館、渡橋、渡口、舖兵、陂圳及官道等。當時茅港尾已有的五條大街(茅港尾街、社內街、公館街、二坑街、社尾街),熱鬧繁盛,為當時漢人的主要市街。而清領時期分類械鬥紛爭不斷,許多械鬥事件皆波及茅港尾,以康熙40年(1701)劉却之役、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最劇。清中葉前後,溪水沖刷,海埔新生地生成,茅港尾港日漸淤塞,加上地震、兵戎和瘟疫,商港地位就逐漸讓給了麻豆港,蛻變成農莊。日治大正9年(1920)實施「地方制度改正」,茅港尾行政劃分改屬下營庄,至今屬臺南市下營區茅港里。日治時期至今皆無重大公共交通建設通過茅港尾,繁華逐漸退盡,成為寧靜的農村。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06)6894824
地圖位置

臺南市下營區茅港里茅港尾163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先民於明鄭時期攜茅港媽金身香火入茅開墾,明永曆31年(1677)立簡祠供奉,茅港媽香火至此而開。清康熙52年(1713)改建,漸成為整個茅港尾堡之公廟,人稱「堡頭廟」。清代以降,堡內各庄有遶境活動,皆迎請茅港媽出巡、鎮殿、鑑香。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擴及全台。

事件爆發後,福建陸路提督梁朝桂領兵至灣裡溪(今曾文溪),茅港義民接迎清軍,並以本廟及茅港尾觀音寺作帷幄,民居為兵營,並為之嚮導,有協收復鐵線橋、鹽水港之功。

告平之後,梁提督奏請高宗皇帝嘉勉,乾隆55年(1790年),褒封茅港媽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敕封「天后宮」及「護國庇民」之詔書。梁提督敬獻「神昭海表」匾以謝神恩;因此在茅港尾名紳黃清淵所撰之《茅港尾紀略》便記「故當我茅全盛之日,神輿晉郡,入謁台南天后宮,有大北入、大北出之特例,即自大北門入、出亦從大北門也;別莊則無此特典。」,此外北港媽祖往郡城進謁時也皆以茅港尾為中繼、夜宿之地;亦有與茅港媽、麻豆護濟宮媽祖於麻豆「三媽會香」後一同入府城之例,可見茅港媽之特殊地位。道光26年(1846),廟容殘舊,信徒公議捐資修廟。同治元年(1862),臺南發生大地震,震損倒塌,董事許媽超發起重建事宜。同治12年(1873)許媽超因案被捕,洪窮接任董事。時至光緒元年(1875)落成竣工。

進入日治時期後,本廟曾充作日軍兵部司令部。戰後,民國51年成立「茅港尾天后宮籌建委員會」。民國64年竣工,為兩落三開間之格局。後成立「廟翼及鐘鼓樓增建委員會」,並重建金爐、修廟後圍牆、闢花園,全部於民國73年完工謝土。民國81年本宮重新彩繪,力邀府城名師潘岳雄和學甲名師李漢卿來施作;其中以三川門門神彩繪為兩位名師的經典合作之作,並於中港門兩邊分別落款,十分特殊。本宮也是李漢卿外聘支援畫師的最後一廟。

民國86年籌團往福建湄洲祖廟謁祖,回鑾遶境茅港尾地區。民國99年逢茅港媽建廟333周年,舉辦為期三天的「巡香賜福遶境大典」,並往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會香;而後成立籌組茅港媽祖會。民國百年北港媽下府城,再次停駕茅港尾天后宮。民國103年舉行「堡內巡香」,百年後首次巡視茅港尾堡內各庄,受到各庄擁簇相迎。捻香裊裊時,祈茅港媽之盛靈、福佑群生之德,願茅港媽香火永遞不休,護堡佑民。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