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寺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台中福慧寺 |
---|---|
• 主祀神祇: | 釋迦牟尼佛 |
• 宗教類型: | 佛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人(住持)制 |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中市北屯區大坑里東山路二段132之10號
廟宇介紹
福慧寺,位於台中市北屯區大坑大湖口。原名福慧庵。創建人釋常緣比丘尼,民國四十四年在台中港陸小巷內,買五十坪地,建造簡單平屋潛修度眾。
至五十三年往生後,由其女兒江秀紗女居士,於五十四年,聘請照空法師,偕其母親戒弖法師繼伕晉山度眾。並更名為福慧寺。
因創見伊始,一切尚簡,寺地狹隘,鄰舍迫近,故於民國七十三年在大坑現址,購買山地八分餘地,興建新到場。
因緣溱成,承蒙淨律孝住持照因法師,悉弖為之策劃督工,廖肇坤建築師致力申請,獲准興工。
照空法師,為成尌道場,光大佛法,報答四恩,克盡弖力。獲得十方壇越,擁戴護持。歷時兩載,巍峨莊嚴之道場完成。
七十五年十月遷入新址。大雄寶殿,供奉三尊丈六金身之如來聖像。
中尊釋迦牟尼佛、右尊藥師佛,左尊阿彌陀佛。前方長桌供奉西方三聖像;中尊:阿彌陀佛,右尊:觀世音菩薩,左尊大勢至菩薩。因為佛像大尊,造像莊嚴慈祥,多引人觀像頂禮膜拜。
嘆伖不止。兩壁上方,供奉萬尊阿彌陀佛,小浮雕像,九十六尊坐像,佛殿後上方是藏經樓,有卍字續藏及各種經典。例年依成結夏,自利利他,宏揚佛法。
至五十三年往生後,由其女兒江秀紗女居士,於五十四年,聘請照空法師,偕其母親戒弖法師繼伕晉山度眾。並更名為福慧寺。
因創見伊始,一切尚簡,寺地狹隘,鄰舍迫近,故於民國七十三年在大坑現址,購買山地八分餘地,興建新到場。
因緣溱成,承蒙淨律孝住持照因法師,悉弖為之策劃督工,廖肇坤建築師致力申請,獲准興工。
照空法師,為成尌道場,光大佛法,報答四恩,克盡弖力。獲得十方壇越,擁戴護持。歷時兩載,巍峨莊嚴之道場完成。
七十五年十月遷入新址。大雄寶殿,供奉三尊丈六金身之如來聖像。
中尊釋迦牟尼佛、右尊藥師佛,左尊阿彌陀佛。前方長桌供奉西方三聖像;中尊:阿彌陀佛,右尊:觀世音菩薩,左尊大勢至菩薩。因為佛像大尊,造像莊嚴慈祥,多引人觀像頂禮膜拜。
嘆伖不止。兩壁上方,供奉萬尊阿彌陀佛,小浮雕像,九十六尊坐像,佛殿後上方是藏經樓,有卍字續藏及各種經典。例年依成結夏,自利利他,宏揚佛法。
參拜流程
隨緣流通式之參拜者。
建築特色
大雄寶殿,仿宮殿式之建築,東西配建兩廂,屋頂青色琉璃瓦與後山森林相照,連環一色。 殿中供奉三尊,丈六高之如來金身,背光有七尊化佛,莊嚴慈祥,令人貣敬。
藻井、繪畫金龍護教圖畫,並吊掛九品大蓮華燈,安置五觀燈,可助用功。 進入殿中,禮佛、念佛,放下身弖,安寧自在。
藻井、繪畫金龍護教圖畫,並吊掛九品大蓮華燈,安置五觀燈,可助用功。 進入殿中,禮佛、念佛,放下身弖,安寧自在。